寻找“向上”的力量——讲好台州故事,打造台州模式

发布时间 :2024年02月28日

(本文基于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先进制造业发展研究所所长陈琛在2024产业营商环境建设大会的发言)

 

 我来过台州很多次,也和很多台州企业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2018年,一个美国科创公司找到我,希望在中国找一个地区生产一批专用设备,并在高标准的筛选后选择了台州。我追问原因,他说经过细致分析和横向对比,台州具有解决问题、快速生产的能力。4

 

 当前,台州的全部工业增加值在全省都比较靠前, 2022年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速亦保持全省第四。从企业主体来看,台州拥有8万家制造业企业,规上企业5000多家,其中96%为民营企业,蕴藏了大量专精特新企业。从产业结构、产业内容来看,中高技术产业占比高。从产业和园区的发展来看,目前台州已经形成了“五城+五星+未来”产业体系。

 

 区别于宁波、无锡,台州制造业主要有5大特点:第一,大小、快慢、高低兼有,既可以做大且复杂的产品也有精微的零部件生产,既有很多技术进步快、周期短的产业,也有技术成熟度比较高且稳定的慢产业,既有高技术产业也有中低技术产业;第二,产业生态丰富多元,拥有30个工业行业大类,137个工业行业中类,且300多个产品细分市场占有率国内外第一;第三,产业链具有韧性和弹性,体现在疫情期间的供应链抢救战、市场突击战;第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精密制造基地;第五,未来有可能打造多赛道齐头并进、多条价值链相互交织的超级制造集群。

 

 梳理台州超级制造力量的底层逻辑,不难发现台州有极致的分工和高水平的协作,有完备的产业链和供应链,而且供应链的多元组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再进一步思考,还会发现台州隐含的知识、信任、品牌,每一个台州制造业的民营企业家都是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专业化知识的知识青年,而且台州每个企业都有高效、灵活且多元的制造能力。基于硬基础和开放、质优的营商环境,台州制造业的效率、成本、质量、弹性和适配性都在全国拥有比较强的竞争力。

 

附图 现场发言照片

 

 总的来说,在台州优势的赛道中,企业家可以高效地把自己的想象力变成生产力,最终转化成市场上的竞争力。但是,以现有的规模优势和活力优势,台州是否可以做更好的制造呢?我们真的把所有的想象力都变成了生产力了吗?

 

 我们在过去的几年里,对温岭的流水线产业做了很多调研。这是一个正在衰落的产业,但是在20年前它满足了中国大量的自动化、柔性化的生产需求,它已经成为装配式流水线里面中国最强的产业集群。我们发现这个产业的力量积蓄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价值链的融合,这个产业成功地嵌入到汽车、家电、机械等价值链中,充分竞争、蓬勃发展;第二,组织变革,由原来的国有经济逐步打散成无数的民营企业,其产业组织不断调整,企业家和工程师的活力不断被释放,组织能力持续进化;第三,民营企业持续地成长,企业家和关键技术人员参与到各行业自动化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第四,结合当地的产业基础,分工不断地深化、细化,价值链各环节各司其职,最终实现想象力-生产力-市场力的闭环。

 

附图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先进制造业发展研究所所长陈琛

 

 实际上,从产业演化的角度来看,流水线产业集群不是个例,它的发展适应了时代变革、呼应了时代需求,他们从台州走向全球,其基础制造能力不断进化,产品的复杂度也不断提高。从产业生态的角度看,流水线产业集群嵌入了台州机电产业价值网络中,是机电制造大集群的组成部分。从微观角度看,该集群里很多价值创造单元也开展了极致的专业化分工,产业链上每一个节点往下延伸,仍然是网络,这带来了效率、能力和质量。基于上面对该产业的理解,我们发现这个产业集群成长的烦恼主要有5个表现:第一,集群生产力难以满足更高级的需求,集群进化开始和一些新兴产业链出现割裂;第二,集群难以做到和周边产业的同步前进,集群企业难以支撑周边的电机、水泵、复杂机械等产业龙头企业的智能制造发展;第三,复杂产品研制困难,企业难以开发更复杂的产品,难以开展复杂创新、难以链接高端科技资源、难以实现产品的快速迭代;第四,分工深化出现困难,集群内部的协同难以再进一步形成数字化、网络化的协同关系;第五,创新力量难以获取,集群外部难以调动、连接高端的技术链条,更复杂、更高级的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技术在杭州、宁波,上海、不在台州。

 

 但是这些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在产业的价值链网络里面,我们可以重点关注三个流。首先,知识流是关键,这个产业能发展起来是因为它融合了上下游、系统集成的知识,而出现成长的烦恼也是因为它不掌握创造更高级的知识的组织形式和网络结构。其次,信息流是主导,台州的信息流优势就在快,当地有一个需求,旁边的机床厂马上可以响应,但是没有借助数字化手段持续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升级。最后,物质流是基础,该产业有很好的精密制造、通用智能技术,又掌握了大量专业知识,但是基础制造的高级化、制造工艺的融合化发展滞后,未能构建竞争壁垒。

 

 因此,上述现象的本质原因是产业的价值创造系统升级出现了问题。智能制造时代对产业的生产方式、市场竞争力、产业结构、价值链主导力量和分工模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调研,我们发现这个产业并没有完全地衰亡,我们怎么样点燃其中希望的火种,我觉得非常有意思,也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从系统着手,开展集群架构升级。在没有进行架构创新时做产业规划是无意义的,要给每一个集群配一位集群架构师,在系统重构的基础上做流程再造和单点优化。

 

 第二,因地制宜推动集群整体的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推动产业组织变革,提高供应链柔性和韧性。我们看到台州的很多企业老板开始用抖音帮助他们在市场上寻找更好的客户。我们未必要开发大平台、大工具,反而是小平台、小工具、经济适用型的一些工具对他们更有利。

 

 第三,打破集群边界,整合制造能力,提高生产效能,培育新质生产力台州很多集群已经不是地理意义上的集聚了,它连接了很多资源。我们调研发现台州很多机床老板跟北京、上海、日本、台湾地区都有非常强的联系,他们能够解决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在于他们本身的知识积累,另一方面是他们在全球构建了这样一种新的网络,打破了边界。

 

 第四,释放想象力、激活创新力,让企业家跑起来、跳起来。我们发现台州尤其是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每个老板都在说我想要做一个什么东西,但是没有出路或者进度很慢。增长不仅仅来自产业的招商引资,更多的是构建一个合理的产业组织、产业网络,激活里面核心人物的动能,创造更多的价值。以上就是我们根据台州调研的一点体会,希望对大家有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