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升级!上海商事登记又出新版本
发布时间 :2024年03月06日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作为营商环境改革的先行者和突破口,涉及了企业从设立到运营的全周期,直接关系到市场主体的准入门槛和便利程度。通过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有助于推动整个营商环境改革的全面深化。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台了《深化经营主体登记管理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从数字赋能、国家战略、制度创新、信用赋能和规范统一5个方面提出21条举措,旨在深化经营主体登记管理改革,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其中有五个方面的思路值得各地借鉴:
首先,简化监管流程是关键。通过优化和简化监管流程,可以降低企业的合规成本和时间成本,使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几乎感受不到监管的存在,从而减轻企业的负担。上海的做法是:深化确认制改革,推进经营范围登记集成改革试点;设立“个转企”一站式服务绿色通道,支持“个转企”企业依法沿用原字号,简化住所登记材料;外国自然人来沪投资设立企业,提交的身份证明为有效期内的新版或现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的,无需办理公证;免于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在年报时提交经中国驻外国使领馆认证的外国企业主体资格文件。
其次,在简化的基础上提高监管效率。监管部门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监管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实现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迅速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监管的高效性和准确性。上海的做法是:建设全市“登记电子地图”系统,构建以“登记电子地图”系统为底座的经营主体住所登记新模式;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简化人工填报内容,提高企业登记申办成功率。运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关键信息抓取、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推出企业名称专属人工智能帮办服务;通过加强政府部门间的信息互通共享,推行歇业备案“一口办理”。依托多源身份认证数据,开展对境外自然人投资者身份认证,具备条件的境外自然人投资者,可全程网办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第三,建立风险分类管理机制。根据企业的行业特点、经营规模、信用状况等因素进行风险分类,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企业实施差异化监管,在确保高风险企业得到严格监管的同时,又可以减少对低风险企业的干预,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上海的做法是:对信用良好的经营主体,不主动开展登记事项、公示信息检查,根据投诉举报、监测预警等线索实施“事件触发式”检查。坚持无事不扰,同一年内对同一经营主体的随机抽查次数原则上不超过两次;扩大“免申即享、直达快享”覆盖面,企业因未及时年报等原因被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满5年且主动改正的,无需申请即可自动移出相关名单;对于初次发现未年报且主动补报的个体工商户,不予行政处罚,并自动取消经营异常标记。
第四,以服务促监管。监管的目的是让市场有序运转、企业长久发展,因此需要站在企业的角度,真正了解企业的诉求,在服务企业中获得有效的监管举措。上海的做法是:服务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研究疑难登记申请案解决路径,开展服务企业立功竞赛活动;持续开展全市市场准入领域登记注册窗口人员任职培训和考试,全面提升窗口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健全完善常态化政企沟通交流机制,构建高效的全链条闭环式问题解决督办机制。
最后,强化企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企业不仅是被监管对象,也是监管的参与者,因此要鼓励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确保合规经营,同时,鼓励社会公众、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参与监督,形成多元共治的监管格局,提高监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上海的做法是:通过登记、监管等环节,引导公司按照法定程序和材料规范办理登记,引导存量公司在新法实施后依法调整过渡;做好政策解读,引导新设公司合理确定认缴出资期限及出资数额,诚信履行出资义务并如实公示实缴出资信息。
商事登记作为企业进入市场的关键步骤,如何在安全和便利的前提下实现有效监管,体现着政府治理的智慧。上海市这一系列新的监管举措,通过简化监管流程、建立风险分类管理机制、强化企业自律和社会监督让监管过程“无感化”,同时通过提升监管效率、以服务促监管让监管效果“有感化”。未来,期待各地商事登记改革朝着监管过程“无感化”与监管效果“有感化”进一步纵深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