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岳:我们应该进入智能脑核建设的大时代了!

发布时间 :2021年01月28日

本文作者:零点有数董事长袁岳博士

无论是处理某个行业的产品研发、供应链管理、渠道到服务,还是政务服务所涉及的各个部门的审批程序、服务质量管理与诉求处置,我们需要在系统数据的基础上,为每个环节与关键节点开发出进行判别、分类、匹配与对策型的应用算法,这些算法程序化开发后集成封装成适当的垂直智能模块,就如同我们大脑中的某个皮质、或者脑区,一旦我们有充分的数据输入,就可以预期得到快速的分析结果。在我们今天的管理系统上,这些看起来小巧丰富的模块,才称为管理我们整个肢体行动的智能枢纽。除了基础系统与可访问数据,智能模块的多少与品质决定了我们的系统智商

但是智能模块不是独立工作,因为管理能力的有限性,我们在商务与政务领域的大量工作,最后会导致行业阻隔、部门本位与沟通成本巨大,因此商业的互联与政务的互联就成为必然,而那些具有透过电商、社交、金融、供应链而推动互联的商业形态,与那些透过前端政务、营商环境、预算绩效、依法治理而进行了前后端与横向端整合的公共服务形态,在数据智能的条件下会成为更为核心的回路发达的脑区块,引领和驱动整体商务与政务的发展。这也成为让我们能够把握智能经济、智能社会、智能政务的脑核建设的关键所在。发达的脑区块,让我们在观察、分析、判别、分类、匹配、取舍、预期、对策的专业分工与敏捷协作达成一体,让我们累积的数据作为原料、基础系统与算力资源作为支持投入,才会看到其产出与实用价值。不断优化的算法模块机制的丰富与发达将让我们看到商务、政务领域不断优化的孪生效应。

 

所以在有相对独立的智能模块与整合型脑神经连接之间,我们需要有垂直应用算法模块的布设,还要有模块互动路径的设置,这样我们就可以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智能工作脑核。这个脑核如果是在软件意义上,它既不同于基础平台意义上的系统软件,也不同于对于脑核支持意义上的数据治理平台软件与算力管理系统软件,它理论上可以布设于各种基础系统软件之上,也可以布设于各类管理系统软件之上。其实我们现在很多的公司与党政部门,系统软件已经够多,要提升管理智商的关键在于投入开发足够的智能模块及其连接架构,我姑且称之为内容智能工作台。我常有的一个比喻,更多的系统如同上更多的餐桌,少量演示的算法如同上个别简餐,但我们要上的是一个菜系,或者是多个菜系的菜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只是满足一个看起来无所不包的基础数据汇集和领导看起来很酷的大屏时代,进入到一个能敏捷充分地提高决策者的判别、选择与对策能力,让操作者提高感知、执行能力的数据、决策、执行一体化的大脑核发挥作用的时代。

 

系统的智慧城市,或者垂直的智慧公安、智慧水利、智慧城管、智慧农业、智慧零售,或者新兴起的城市大脑或者行业大脑,本身都应该包含垂直算法模块、智慧脑核的建设,但是垂直算法模块分散,从赚钱角度来说不够快不够大(开发系统就过瘾得多,而且系统的可复制性从而在商业上的可盈利性也强得多),从检验角度来说遇到的挑战也很大(因为使用者与决策者都会偏于实用,评价权大很多;很少有人能简单地评价系统,而重要的是大的系统投入往往是更大领导的决策,从而不会得到适当的批评),我们今天内容薄弱“智慧系统”和“大脑”项目偏多、甚至重复建设成为某些部门的工作负担。历经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验之后,我们今天需要重视大脑核建设、重视算法产业化、重视算法专业人才培养、重视将数据智能基础建设更好地开放给脑核模块建设者与智能工作台的开发者。靠一再增加系统、一再建设平台、一再让大平台开发者重复建设的“智能系统建设时代”应进入谨慎投入阶段了;“智能脑核”建设的大时代应该拉开帷幕。

建设数据分析与决策智能业的中国典范
建设数据分析与决策智能业的中国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