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两岸四地华人幸福经济大调查”—— 四地华人互看:新加坡生活最美好

香港《信报》、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台湾《远见杂志》、新加坡《联合早报》、新加坡报业控股市场部
行业:
统战群团党建
描述: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展开中国大陆华人幸福经济大调查

 2013年5月经济合作开发组织(OECD)发布了全球34个发达国家“美好生活指数”(BetterLife Index)排行榜,旨在GDP的指标之外描绘国家中人民幸福的程度,结合物质及生活质量,提出“美好生活指数”(Your Better Life Index),推动各国政府提出增进人民生活幸福的政策。

 今年9月,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展开中国大陆华人幸福经济大调查;同期,香港《信报》与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台湾《远见杂志》,以及新加坡《联合早报》与新加坡报业控股市场部分别在香港、台湾及新加坡展开同步调查。至此,全球四个华人主要生活地区共同展开的幸福经济大调查全面启动。参考OECD“美好生活指数”的指标体系,考虑四个地区适用性和资料可获得性,本次幸福经济调查内容涉及居住、收入、就业、教育、健康、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工作与生活平衡、安全、政府治理、环境等11项一级指标,又包括13项二级客观指标和11项二级主观指标。

 四地民众互看:新加坡生活最美好

 调查显示,新加坡民众的生活令人羡慕,四地居民都首选新加坡的民众最幸福(含新加坡)。两岸三地中,中国大陆持此观点的民众在三成以上(32.2%),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持此观点的则高于四成,特别是香港地区近半数受访者(48.8%)均持此观点。新加坡居民则对本身的幸福感深感认同,半数以上受访者(51.9%)认为本地区的居民生活最幸福。

 除此之外,中国大陆居民对两岸三地的居民生活是如何评价的?数据显示,除新加坡外,大陆地区的受访者选择香港地区和大陆地区居民最幸福的比例分别为24.8%和23.3%,几乎无差异;持“台湾地区民众最幸福”观点的受访者仅占12.2%。这种差距,可能源自大陆地区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两岸经贸的活动增加,民间交流的愈发频繁,大陆居民对台湾的了解越来越多元和直接。

 四地面临共同问题:居民对目前收入不满意

 调查显示,大陆居民对“亲友支持”(84.6%)和“健康状况”(82.2%)两项指标的满意比例最高,八成以上受访者均表示对亲友间人际关系及健康状况满意。而大陆居民最不满意的是“污染防治”。对比其他三个地区发现,台湾地区居民最满意的均为“人身安全”,最不满意的是“政府施政”;香港地区与台湾地区调查结果类似;新加坡居民最满意的是“房屋居住”,“目前收入”最不满意。

 整体上看,大陆居民对“目前收入”的满意度较低(56.3%),仅次于“污染防治”。对比三地同期调查数据显示,香港地区、台湾地区对收入情况满意度也非常低,分别为58.4%和36.6%;虽然新加坡居民对收入的满意度的比例相对较高(78.3%),但与该地区其他10项指标比较,收入满意度仍然排名倒数第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不仅仅是大陆地区面临的问题,也是整个华人经济圈提升幸福经济需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大陆居民最不满意的是“污染防治”。目前在大城市尤其是北方城市群中愈演愈烈的空气污染,让大陆居民忧心忡忡。不过,很多城市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开始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空气改善或可期。

 虽然四地的实际情况差异很大,横向的对比可能意义并不大。但是,从四地指数排名来看,大陆地区居民11项主观满意度指标中有6项排第二,4项排第三,1项排第四,公众打分还算差强人意。

 二线城市赶超一线,或成为“逃离一线”群体的新归属

 调查显示,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居民在“亲友支持”、“健康状况”、“人身安全”等指标上存在较大的优势,但是二线城市在就业、生活以及公共治理方面的成绩,也逐渐被人们所认可。数据显示,二线城市的居民对“工作状况”、“生活状况”、“休闲时间”、“政府施政”、“环境绿化”等指标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一线城市。伴随中国城市化产生的“奔向北上广”潮流,发展至目前由房价等综合压力而主动或被动的“逃离北上广”,中国大陆青年人都在努力的寻找“幸福出路”。在某种程度上,成都、西安、杭州等为代表的二线城市的竞争力并不输北上广,加之并不昂贵的生活成本,吸引着未来一代的中国青年。人才和劳动力的充分流动,对于促进中国大陆地区幸福经济的提升,大有裨益。

 大陆地区中等收入群体,最能感知幸福

 对比大陆地区不同收入的居民来看,在中等收入(5001-10000元)的居民对自己当前收入满意度最高(65.8%),其次才是较高收入(10001元及以上)人群(56.1%)。

 与目前收入满意度相对应,中等收入群体较其他收入人群,在工作状况(69%)、健康状况(86.3%)、亲友支持(90.1%)、生活状况(82%)和休闲时间(65.2%)等多项指标满意度上均处于领先优势。其中,在工作状况、健康状况满意度两项指标上,领先较高收入人群(54.4%、70.2%)的优势最明显。可见,为了追求高收入,可能会让人们在工作和健康上失去更多。

 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带动大陆地区幸福经济

 数据显示,50-59岁人群除在“目前收入”和“休闲时间”二项指标上,比其他年龄群体满意比例更高之外,在其他9项指标上,均表现出相对悲观的态度。其中在“工作状况”(54.2%)、“健康状况”(66.7%)、“亲友支持”(67.6%)和“生活状况”(60.8%)四个指标上尤为悲观。50岁以上的人群正处于更年期前后,在工作上同处于退休前后,身体健康开始出现问题,事业也面临变局,子女也如候鸟般在一二线城市定居,让老年人的生活也缺了亲情的佐伴。另外,虽然大陆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相对完善,但是养老金水平仍然与平均工资水平有所差距,老年人养老的压力也不言而喻。

 中国大陆、台湾地区、香港地区以及新加坡作为华人生活区域,四地的生活方式、经济类型乃至文化模式等都有相似之处,在如何增进华人幸福经济方面,四地均有值得学习借鉴的领域。

 技术说明:本次调查利用CATI电话调查系统,于2013年9月12日~17日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沈阳、西安、昆明、青岛、杭州的1012位20周岁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了随机电话访问。

 

建设数据分析与决策智能业的中国典范
建设数据分析与决策智能业的中国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