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你的跨国傲慢,尤其如果还要做新世代生意

发布时间 :2018年06月14日 阅读 :

 

在美国商会的中美贸易关系研讨会上,不少美方讲演者聚焦在中国的国有资本与行政干预力上。我用一张中国85后的消费品牌图谱的展示问那些美国嘉宾:请问中国新世代消费者选择的品牌里到底有多少是美国或者欧洲的知名品牌?如果最活跃的消费人群不怎么选择你们的品牌,那么贸易逆差怎么可能自然改变?这样的选择模式可不是简单的政府号召,而是市场供需互动的结果,难道你们期待中国政府号召青年人去买美货?或者你们以为中国政府的号召对于大家的消费选择的改变会管用?

实际上连中国自己的知名传统品牌如果不努力创新,要获得新的市场活力都比较困难,那么要改变美国货的机会是不是主要应该改进美国企业与品牌的市场努力模式与创新跟进力度?美国品牌中的苹果、特斯拉、星巴克、微软依然在中国有热度,但是曾经的很多消费流行品牌似乎就更加静默了。

作为市场数据专业机构,零点也曾见证了很多美国企业积极洞察中国消费趋势的作为,但是今天连美国的数据服务机构也知道生意服务的机会主要来自于中国客户了。是中国企业进步快了,还是美国的公司进步慢了?而处于各种原因,更多的包括源自美国的跨国公司在内的全球公司,在他们的大中华业务上使用了非华人做最高管理层,这是为了加强全球化,还是对中国业务地位看法的改变?

 

 

这几天是很多地方的创客周,在参加一个地方政府召开的创业发展座谈会上,主要政府领导说到他们引进的某国际创业服务品牌的时候跟我说:“我可以对你有业务期待、指标要求、考核标准,他们是跨国公司,牛气得很,我要他们落地得反过来满足他们很高的要价,还不能对他们提太多的要求。”

是的,但是再牛你毕竟不是牛,你是服务机构,在这种跨国公司的傲慢中你真的会变得更好么?今天我来看很多国际五星级酒店,到了中国依然是老气横秋的那一套,很不受中国年轻人喜欢。不少外国银行与中国银行的技术进步与服务创新比也未见得有优势,所以我想靠傲慢真的呆不了多久。

要说就业,同样的人才,去国际跨国公司三年未见得有在中国公司或者中国跨国公司里面进步快。而且我也要说,中国自己的公司也在发展更多的跨国业务与成为跨国公司,去了一带一路国家与其他地区的国家,无论开发产品与任用人才,无论是发展市场还是做企业社会责任,是需要学习很多成熟跨国公司的经验,但他们的那套傲慢与大公司官僚气息,还真的不能沾染太多。

 

友情链接

010-53896000
010-53896000
关闭

请您填写报名与合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