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有数:就业新格局,让工作不仅“找得到”还能“找得好”!

发布时间 :2019年03月22日 阅读 :

在全国两会期间,为向两会积极反映民生、民情、民意的声音,为两会代表和委员优化议题提供数据依据和决策参考。零点有数受中新社《中国新闻》报邀请合作编印《中国新闻“两会”专刊》。(零点有数亮相两会,数据智能助力代表委员优化提案!)

2019年更是零点有数第六次为《中国新闻“两会”专刊》供稿,八版内容共涉及营商环境、民企政策、住房、就业、预算绩效、政务热线、政务“一网”、新能源汽车、旅游、农村生活垃圾十大议题。在3月8日正式通过大会统一途径送阅与会代表和委员,引起热烈反响。

 

 

 

零点有数《中国新闻“两会”专刊》B4版

 

2018年12月,《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为经济下行风险下争取实现高质量就业做好了制度性防御举措。

高质量就业一方面需要市场调节,即劳动者通过提升就业竞争力,使就业收入、环境、稳定性、声誉等方面满足心理预期;另一方面需要政府调节,即政府通过政策约束或扶持,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提高就业规范性和保障性,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能享受政策红利。

 

 

 

就业形成新格局

两态融合、三方协商、多策并举

零点有数基于公开多元数据研究发现,目前就业领域形成了“两态融合、三方协商、多策并举”的新格局。

1

两态融合

拓展就业新渠道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带来了新就业形态,与以“单位就业”为主的传统形态形成了互补融合的发展态势。

以共享经济为例,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8)》显示,共享经济平台企业员工数约716万,比上年增加131万,占当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9.7%。两态融合带来了劳动关系灵活化、工作时间碎片化、收入来源多样化等特点,在提升全社会就业吸纳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监管难题。

 

 

 

2

三方协商

体现监管新作为

为应对监管难题,各政府部门也在积极探索,以更主动的姿态介入劳动力资源市场供需双方中,形成三方协商治理模式,建章立制形成规范性约束条件。如交通运输部制定的《关于加强和规范出租汽车行业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对平台和从业人员资质等进行了规定。

3

多策并举

筑牢政策新体系

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10号)要求,加强就业政策与财税、货币、产业、投资、贸易等宏观经济政策以及人才、教育、培训、社保等社会政策的统筹协调,形成有利于促进就业的宏观政策体系。

 

 

 

新格局需要治理新理念

包容审慎、精准匹配

就业新格局下,个体层面,劳动者就业选择权扩大,成为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基本条件之一。

政府调节层面,需要以包容审慎的监管创新原则,充分释放就业市场活力,形成更多岗位,让工作“找得到”;以精准匹配的管理服务措施,提升社会就业吸纳能力,让工作“找得好”。

1

监管创新包容审慎

充分释放就业市场活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测算,近年来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拉动的二三产业就业增加数量逐年上升,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新就业形态的快速发展。

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充分研究新就业形态的运作机制、表现特点及与传统就业形态的异同,以更具灵活性、更有针对性的制度创新综合平衡好就业岗位数量增长和监管规范刚性要求之间的深度关联,尤其是涉及到新型劳动关系、与企业用工成本有关的社保、教育培训等方面的社会政策,不宜一刀切,应循序渐进、摸清规律,确保就业岗位的持续稳定增加,使工作能够“找得到”。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

政策享受精准匹配

有效提升就业吸纳能力

零点有数在多个涉企研究项目中发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如签订劳动合同等约束性政策的遵从度较高,但在如职工互助保障等扶持性政策的知晓度和享受度方面则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很多扶持性政策“空转”或集中在部分企业中,使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提高劳动者保障度的政策目标无法实现,政策红利无法充分释放。

因此,政府部门在制定和落实政策时,需要借助大数据分析、套餐式服务等新兴科技手段和模式进行精准匹配,尤其是对重点就业扶持人员和重点用人单位,通过精准服务,提升人员就业能力和用人单位规范性,让工作“找得好”。

 

 

 

就业,微观上与每个人、每个家庭息息相关,是最大的民生;宏观上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密切关联,是经济的“晴雨表”和社会的“稳定器”。每一个个体的美好生活,将通过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保驾护航”。

友情链接

010-53896000
010-53896000
关闭

请您填写报名与合作信息